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名人名言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有哪些英雄事迹
1、王惠民
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
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
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2、左权
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
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
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到我方“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登在了敌伪报纸上。
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
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多军民。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
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3、孟起安
孟起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
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
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
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倒在血泊中。
4、陈其美
陈其美,字英士,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在一个小镇的当铺一共当了12年多的学徒,27岁到上海做了两年同康泰丝栈的佐理会计。
年春他29岁那年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在日本的两年他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冬加入同盟会,并且介绍同乡黄郛、蒋同志等入会。
和同时代的浙江籍革命党人相比,他出道较晚,与光复会也毫无渊源。那个时候的他并不出色,直到回国的时候仍是默默无闻,在孙中山的记忆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他之崭露头角是在年回国后在上海的活动。年徐锡麟、秋瑾被杀害后,上海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挫折,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孙中山正面临危机,两广、云南的起义屡屡失败。
同盟会内部意见分歧,上层发生严重的分裂,光复会又重新自立门户。从年到年是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在这种困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打开了局面。
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因此引起了远在海外的孙中山的注意。他在上海网罗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多有党羽”。
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虞哈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
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他还先后办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又协助于右任创办著名的《民立报》。
(于右任在陈殉难后写下《哀社之友》一诗,有“霸气江东久零落,英雄事业自堂堂”的句子)。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因为他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
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这是陈其美崛起上海之初,孙中山说他“光复以前,奔走革命……其间慷慨持义,秘密勇进,数濒危殆,凡旧同志类能称进。”
5、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年4月12日,蒋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 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 “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
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
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我们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
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
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诗歌有哪些?
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烈士墓碑前,我静静地站了许久,
此时此刻,我心潮涌起,
我们能否踏着先烈足迹?!
我们能否把红旗扛起?
一种激昂,一个振奋,
一种思索,一个问题.
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从父母、老师嘴里知道黄继光、董存瑞的事迹,
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
深深根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踏入景岳小学的大门,我知道了崔景岳、马文良、孟长有
他们的事迹是那样壮烈.
我还从书本上读到了革命先辈,
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明天,
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我们怎能忘记先烈的壮举呢?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
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安息吧,英雄.
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向烈士墓碑.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心中燃起熊熊的烈火.
您那不灭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凝望烈士墓碑,烈士浩气依然在.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璀璨的诗篇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生命,共创未来.发言稿250字
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为了追求成功,就不能总是回头看着自己走过的历史。然而,我们也不能淡漠历史,而应该吸取先人的教训,继续的奋发图强。
我认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
为什么?
回顾一下过去的历史,自年6月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由封建社会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懦弱、当时我国国力不足、军事设备不先进、兵力弱。在那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同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这段历史难道不能给予我们启示吗?
假如当时的统治者专心地管理超朝政,各地大小官员忠于职守;假如当时中国兵精粮足、武器先进,侵略者哪里还敢来侵略、瓜分中国。由此,我们必须受到教训: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首先只能改变自己;只有国家兴旺,民族强盛,其他列强才不敢随意进行侵略。
最令我感到愤慨的是年12月的一次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