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诗句名人名言 有关新年的名人名言
1、爆竹声中一抄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 《元日》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唐] 刘长卿《新年作》
译文: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我象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3、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元] 瞿佑《剪灯新话》
译文:拿着日历从头计算,天天拿着杯访问醉乡。
4、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5、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 文征明 《拜年》
译文:我也随人投了几张纸,世道常指挥嫌简单不会嫌空虚。
过年的风俗谚语有哪些????
1、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友(春联),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窟窿堵,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那年味多浓啊!
3、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擂大鼓,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蒙香斗,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街上走。
有关于过年的谚语
晴到冬至,雨到过年
客家民间流传着许多“过年”的谚语,从这些谚语中,可以想像到过去的穷人过年时的心情境况,将其与今天“过年”的情况相对比,对读者是有所启迪的,以免“身在福中不知福”。选辑如下,稍作解释,以飨读者。
△有钱人过年,无钱人过关。
注:这就是“年关”的出处。谓穷人过年如过关。
△细仔望过年,老人怕过年。
注:细仔,指小孩,老人指当家人。
△年到二十一,人家欢喜涯叹息。
年到二十二,无心又无事。
年到二十三,紧想就紧惊。
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年到二十五,一入年架心更苦。
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年到二十七,雪上加霜债主逼。
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转“无括煞”。
年到二十九,无钱还债无路走。
注:过去穷人过年,一到农历十二月,特别是到了下旬,日日逼近年关,的确日益难过。
△年到二十三,锣鼓一响心就惊。
注:“年二十三”是“过小年”,“送灶神上天”。有些地方“入年架”开始敲锣鼓闹年(仅在梅州江南,入年架就有三种情况,水南坝叶屋是年二十三,新沙侯屋是年二十四,其它是年二十五)。
△穷人过年真辛苦,洗净蒲罗无米煮。
△有钱过年笑连连,无钱过年泪涟涟。
△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
注:这是指大年初三初四,这时年过了,各人要打定主意做什么事业,怎样去做了。
△年到初五六,无酒又无肉。
△年到初七八,家家“劣”粥钵。
△年到初八九,打起包袱抓紧走。
注:指出门做工或出外作其它谋生职业。
△想起过年就凄凉,穷人差过坐班房。唔当除了“过年”事,少愁少切命过长。
够了没有呀